0%

纷繁世界里的不忘初心——Everpen上手体验

你还会写字吗?

纸和笔,或许是最经典,也是曾经最常用的文字输出工具了。思维通过笔杆,从笔尖慢慢倾泻到纸张上面,变幻成各色各样的线条与图案,灵感被一点点变为现实。然而,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的精力每时每刻都被电子产品占满,就连文字输出的工具,也逐渐被各类编辑器代替。指尖敲打在硬邦邦的键盘上,极少听到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了。

我今天想要聊一聊的,就是如何在科技纷杂的现在,回归经典的纸笔体验。

再次感谢印象笔记,让我能在第一时间体验到了又一款带黑科技的新产品,Everpen

其实我之前对于这类智能笔了解并不是特别多,也正是如此,我才对Everpen有着特殊的期待。

包装与设计

经典的绿色塑料硬壳,包裹着深色的套装盒。像书本一样摊开来看,左侧是与Everpen搭配使用的印象笔记点阵本,本子下面是一年高级会员卡和说明书。右侧则是那根静静躺着的Everpen,还赠送了三根替换笔芯,最后还有一根Micro USB充电线。

第一眼看到Everpen的时候,它透着的类金属光泽让我一度认为会比较重,但拿起的时候却发现重量很轻,而且分布的很匀称,不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,这样在书写的时候比较容易适应各种姿势。

笔身采用了6063系航空铝材,直径大概1cm左右,整体非常干净,甚至笔帽上也没发现有任何的图案和文字。最后,我终于在笔帽的底端看到了印象笔记的logo。

把智能点阵本翻开来看,你会发现它的纸张是灰色的。包装盒里有一张小卡片,上面写明了原因。

点阵本的纸张很厚实,印刷清晰规整,丝毫没有因为是附赠的笔记本而缩减成本。

配对

在获得测试版的印象笔记APP以后,我发现在笔记本列表多出了一个「印象笔」的分类。将手机蓝牙打开,取下Everpen的笔帽,此时进入「印象笔」的笔记本,就可以进行配对了。配对以后,会自动生成一个笔记本,在选择封面样式以后,就可以进行书写了。


整个配对过程还是很容易上手的。

书写

既然是回归纸笔体验,书写自然是最关键的一环。之前购买过的印象笔记本的纸张,书写感觉就十分优秀,而这次最关键的体验还是在于这根笔的本体。

官方介绍说笔芯的油墨有三种,可以任意购买使用。我的笔芯应该是油性笔芯,所以写起来稍微有点涩,更像是以前的圆珠笔的体验。如果习惯中性笔的手感,建议购买中性笔芯。

书写过程十分自然顺畅,几乎不会有断笔的现象发生。因为是任意角度都可以书写,所以我特意在写的时候转换了各个角度,以测试识别情况,发现360度基本可以无死角的同步笔迹。这一点无疑大大降低了书写的成本,不必特意注意笔杆的方向。

在速度方面,官方宣称刷新帧数大约在200fps,我在书写过程中一边盯着手机,发现的确同步过程像「德芙巧克力一样丝滑」。这感觉,简直比我在使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书写还要迅速,因为这类纯电子笔在书写的时候,还是能肉眼感觉到延迟,而Everpen将书写体验回归到真正的纸笔,同时又实时同步到印象笔记里,实现了一举两得,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科技。

那么,如果没有网络,或者不打开印象笔记的情况下呢?

Everpen支持离线存储,大约可以寸4.5万字,可以连续书写8个小时。也就是说,你可以充满电在一天之内随便书写,完全不必担心文字会丢失。哪怕你的本子落在公司了,回到家里只要打开印象笔记的APP,今天书写的内容就全部同步到印象笔记里了。 同步的速度跟书写的内容有关系,如果内容很多,同步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。

此外,同步的印象笔记的内容还支持手写识别文字的功能,官方宣称能达到95%以上的识别率。只需要点击一下「保存到我的笔记」,APP会自动将该页的内容及识别的文字一起保存到笔记本里,方便直接对内容进行搜索和二次处理。

在这里提一个小建议,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识别转为文字,比如图像绘制、工业制图、原型设计等等,如果强制转换,会变成乱码,希望后续可以增加一个选项,「是否需要转换文字」,这样灵活度会更高一些。

另外,还可以随时回放书写笔迹的动画。这个场景让我联想到了会议演示,或者制作绘画教学,一边播放录像一边讲解或者回忆书写的时候的灵感,那瞬间的感觉,像时间倒流一样。

不过我暂时还没有找到导出动画的办法,希望后续可以加入此功能。

使用场景

目前就我个人体验来看,Everpen的使用场景有以下几点:

  1. 会议纪要:手写会议纪要保证速度,然后会后扫描到印象笔记备份,顺便OCR成文字进行会议记录群发;
  2. 头脑风暴与产品原型: 产品设计前期手绘草稿图,然后同步到印象笔记备份,还可以后续开展评审会议进行复盘;
  3. 视频会议与演示: 将手机(或后续的pc端)投屏,然后everpen+笔记本作为手写板模式,实时同步并在大屏或者投影上演示;
  4. 随手记、随手画: 随时手写、手绘记录,定期整理到印象笔记归档;
  5. 记手账、子弹笔记: 日常记录手账或子弹笔记,而后定期整理到印象笔记归档,必要时生成文字。

建议

从个人体验角度出发,我认为Everpen后续可以优化或者新增的功能有以下几点:

  1. 当前Everpen的末尾,充电口是裸露的,容易进灰、进水,或者被爱咬笔习惯的人破坏,建议增加防尘塞,或者类似Apple pencil的防尘帽;
  2. 由于Everpen只能搭配智能本使用,建议在智能本增加Everpen的收纳功能,方便直接将笔卡在本子上;
  3. 当前版本的笔迹同步到印象笔记以后,笔迹和该页都无法删除,且页的顺序无法调整。对于电子文档来说,编辑、删除都应该灵活一些;
  4. 由于是通过点阵本上的点来进行笔迹同步的,所以当使用一些工具制图,挡住了识别点的时候将无法同步笔迹,建议官方可以增加一些这方面的教程,或者提示用户旋转笔的方向来修正问题;
  5. 可以新增一些同步笔迹的共享,比如在局域网环境下可以同步笔迹给团队的伙伴,这样可以更加方便进行头脑风暴;
  6. 希望后续可以推出不同颜色的笔芯,辅以不同模板页的纸质笔记本,覆盖更多场景;
  7. 笔迹还可以除了采用OCR以外,单独导出为PNG图,这样方便从印象笔记里输出到其他应用(比如幻灯片、PS)或者社交途径使用;
  8. 另外,是不是可以把这根笔当做扫描仪使用呢?

总结

Everpen 在整体使用过程,从配对、绑定,到书写、同步,还是很容易上手的,笔本身重量很轻,虽然多了相机模块,但并不影响随身携带。即使没有带本子,单独作为书写笔也是很好的体验。可以说,带上Everpen,以后所有书写的内容,都会被悄悄记录下来,就像印象笔记一样,有一个「第二大脑」默默的收集和整理着你一天的灵感。 打开印象笔记,这个助理会把内容迅速、准确的呈现给你,供你进行复习、整理和复盘。

整个套装包含了智能本(内含方格和空白两种模板)、书写笔、三根替换芯、充电线和一张印象笔记一年高级会员激活卡,不到400元的售价,性价比还是不错的。如果你正在使用印象笔记,那么Everpen绝对是工作和生活上的加成利器。

如果你还没有用印象笔记?

快去下载吧。

尾巴

科技是什么?
想必我们大多数人在踏入科技社会后数十年甚至数百年,都无法准确说出它的定义。但科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这里,它融入生活,又改变生活,却悄无声息。
很多原本传统而经典的东西,都慢慢的科技化,但科技却并不是改变我们初心的工具。
电话从接线员变成折叠屏手机,不变的是那一声“喂”。
马车从畜力变成无人驾驶,不变的是人们对路程的挑战。
饮食从粗粮变成杂交水稻,不变的是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的传承。
而内容输出,从石刻木雕,到笔墨纸砚,从活字印刷,到虚拟键盘,不变的是人们头脑里,昙花一现的灵感的碰撞与交织。
我喜欢印象笔记,不单单喜欢她的产品理念,更喜欢她那一片幽幽的绿色带给我的安全和稳定,Everpen则带着我,从频繁而机械地在屏幕前敲击着键盘,到找回那曾经喜欢的,写在纸上的踏实与自由。
Everpen或许有很多相似的产品,它们或多或少有着优势和劣势,但这些产品所给我们传达的,都是在纷杂的内容产出,缭乱的科学技术之间,我们应该怀念,或者不应该忘记的,那落在纸上的一笔一画,和合上笔记本后的安心坦然。